5月28日,池黄高铁最后一座隧道棠棣岭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池黄高铁全线34座隧道全部贯通;6月25日,杭温高铁站前6标举行“百日攻坚保节点”动员大会,项目建设再提速,确保10月底实现线下工程具备铺轨条件;6月27日,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安徽段跨沪陕高速公路特大桥首个主墩墩身完成浇筑,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放眼长三角,20多个建设项目抓工期抢进度,按计划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近千处施工点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
如今的长三角,高铁网越织越密,动车组列车公交化开行,四通八达的高铁网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
(资料图)
22个重点续建项目稳步推进
夏日的皖北平原,铁路建设正酣。在阜淮铁路蒙城制梁场,机械臂舞动,焊花闪耀,一根根预制箱梁浇筑成型……阜淮铁路是皖北地区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结束蒙城、利辛两县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阜阳经利辛、蒙城,至蚌埠、淮北高铁直达,对推动皖北地区振兴发展、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建设高标准推进。2022年,合杭高铁湖杭段、杭台高铁、宿州站改造3个项目高品质投产,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6个项目开工。今年年内,沪宁沿江高铁、杭昌高铁黄昌段(安徽段)等5个项目具备开通条件,杭州萧山机场联络线、北仑支线复线等5个项目计划开工,沪苏湖铁路、杭温高铁等22个重点续建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如今,安徽34个县已通达高铁,县域覆盖率接近6成;直达23个省会(直辖市)城市和110多个地级市的高铁动车已开通,群众出行条件得到质的提升。江苏郑徐高铁、徐盐高铁、连徐高铁等11条铁路投入运营,打通了沿海、陆桥及中轴高铁通道,实现了全省干线铁路成环成网。
打造多三角放射状城际铁路网
织线成网、互联互通的长三角铁路版图,让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实现“市市通动车”。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1至3小时生活圈形成,同城效应不断扩大,不仅极大增强了群众出行的幸福感,也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浙江湖州,距离湖州站不到10分钟车程、汇聚了一批科研平台和科创人才的西塞科学谷雏形初具,这里正成为湖州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目前,西塞科学谷内已集聚了6家实验室。
“2022年9月,随着合杭高铁湖杭段的开通和杭州西站的启用,浙大实验室研究人员工作生活实现‘同城化’。”湖州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伟介绍,“今年我们计划再引进6家实验室,届时入驻的博士将有150名左右。到2024年沪苏湖铁路开通,浙江与上海、江苏等地的人员往来将更加便利。”
贯通连云港和镇江的连镇高铁全线通车后,进一步拉近了淮安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有效拓展了淮安中远程旅游客源市场。“2022年,淮安市旅游业总收入达280.85亿元,接待游客2493.55万人次,其中省内游客占60%以上,省外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及长三角省市,乘坐高铁的游客占15%左右。”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产业科技处处长赵延考介绍。
截至2022年年底,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达6704.4公里。在沪苏浙皖,20多条高铁线路、200多座高铁站构筑起快速客运网络,三省一市已经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半小时至3小时高铁都市圈。今年前5个月,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逾3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3%。
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将打造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宁波、温州、徐州、黄山等城市为节点,以城际铁路为通道的“多三角、放射状”城际铁路网。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近1.6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近9200公里,区域内的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全部贯通,支线网络微循环更加畅通,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撑。
标签: